加载中...
首页专利查询专利详情

*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仅供参考,实际以国家知识产权局展示为准

一种反阵列结构的固态锂离子电池及制备方法

发明专利有效专利
  • 申请号:
    CN201910767522.7
  • IPC分类号:H01M10/0562;H01M10/058;H01M10/04;H01M4/66;H01M4/04
  • 申请日期:
    2019-08-20
  • 申请人:
    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一种反阵列结构的固态锂离子电池及制备方法
申请号CN201910767522.7申请日期2019-08-20
法律状态实质审查申报国家中国
公开/公告日2019-11-22公开/公告号CN110492173A
优先权暂无优先权号暂无
主分类号H01M10/0562IPC分类号H;0;1;M;1;0;/;0;5;6;2;;;H;0;1;M;1;0;/;0;5;8;;;H;0;1;M;1;0;/;0;4;;;H;0;1;M;4;/;6;6;;;H;0;1;M;4;/;0;4查看分类表>
申请人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人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蛟龙工业港东海路4座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权利人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当前权利人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廖健淞;陈庆
代理机构暂无代理人暂无
摘要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反阵列结构的固态锂离子电池及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制备过程:将固态电解质原料与热塑性有机物充分混合后,模具双面均设置为锯齿状,通过模具浇筑制备为表面具有锯齿结构的固体材料,之后向固体两侧依次涂布正负极浆料、铝箔和铜箔,并进行热定型、干燥、封装,即可得到单片反阵列结构的固态锂离子电池。本发明制得的固态锂离子电池与普通固态锂电池相比,通过模具制备调控固态电解质结构,使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传导路径缩短,界面结合紧密,锂离子传导路径由传统的横向穿过电解质变为纵向跃迁,大幅提高了锂离子的传导能力,从而有效提高了固态电池的高倍率循环性能,防止锂枝晶产生;同时制备工艺简单,能耗低,成本低。

我浏览过的专利

专利服务由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