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首页专利查询专利详情

*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仅供参考,实际以国家知识产权局展示为准

组合的凸轮轴

发明专利有效专利
  • 申请号:
    CN200680022245.8
  • IPC分类号:F16D1/072;F01L1/047;F16D1/06
  • 申请日期:
    2006-05-23
  • 申请人:
    泰森克鲁普普里斯塔技术中心股份公司
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组合的凸轮轴
申请号CN200680022245.8申请日期2006-05-23
法律状态授权申报国家中国
公开/公告日2008-09-17公开/公告号CN101268293
优先权暂无优先权号暂无
主分类号F16D1/072IPC分类号F;1;6;D;1;/;0;7;2;;;F;0;1;L;1;/;0;4;7;;;F;1;6;D;1;/;0;6查看分类表>
申请人泰森克鲁普普里斯塔技术中心股份公司申请人地址
列支敦士登埃申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权利人泰森克鲁普普里斯塔技术中心股份公司当前权利人泰森克鲁普普里斯塔技术中心股份公司
发明人O·米勒
代理机构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代理人曹若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方法用于制造一种组合的凸轮轴,并涉及一种组合的凸轮轴,在其上至少有一个在分开的制造过程中制造的功能部件,该功能部件具有一个内凹穴以用于容纳支承轴,于此,该支承轴至少在功能部件应固定在其上的部位上至少分区段地加以扩径;在功部件上用于容纳支承轴的凹穴至少在一边和至少在其轴向长度的一部分上是呈漏斗地加以扩径的,于此,其开口具有这样一个直径,该直径至少相当于扩径的轴段的直径;于此,支承轴通过轴的外圆周的材料变形利用滚花工艺处理而配有分布在轴的外圆周上的突起部,突起部依轴的轴线的纵向延伸在轴的外表面上,然后将功能部件首先以其呈漏斗状扩径的一边推移到支承轴的扩径的部位上,该功能部件的凹穴基本上是圆的,而在其非漏斗状扩径的部位上具有这样的一个直径,该直径略大于扩径部位旁边的轴的直径,略小于通过分布在轴的外圆周上的突起部所描述的直径;于此,突起部基本上通过功能部位的凹穴的部位中功能部件的材料变形而部分地啮入到或套入到该凹穴中,该功能部件可能有微小的弹性扩径,从而使该功能部件与支承轴力接合地和形状接合地连接起来。

我浏览过的专利

专利服务由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