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首页专利查询专利详情

*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仅供参考,实际以国家知识产权局展示为准

一种锂电池生产用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专利有效专利
  • 申请号:
    CN201910583283.X
  • IPC分类号:H01M4/38;H01M4/62;H01M4/1395;H01M10/0525;B82Y30/00
  • 申请日期:
    2019-07-01
  • 申请人:
    徐州硕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一种锂电池生产用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号CN201910583283.X申请日期2019-07-01
法律状态实质审查申报国家暂无
公开/公告日2019-11-22公开/公告号CN110492091A
优先权暂无优先权号暂无
主分类号H01M4/38IPC分类号H;0;1;M;4;/;3;8;;;H;0;1;M;4;/;6;2;;;H;0;1;M;4;/;1;3;9;5;;;H;0;1;M;1;0;/;0;5;2;5;;;B;8;2;Y;3;0;/;0;0查看分类表>
申请人徐州硕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人地址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大屯街道安泰花园小区大屯电子商务产业园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权利人徐州硕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当前权利人徐州硕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于祥波
代理机构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代理人赵芳蕾
摘要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锂电池生产用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针对现有的碳负极材料;克容量低、循环次数较多时层状结构容易剥离脱落等;硅作为锂电池负极在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材料脱出嵌入硅晶体内部晶格间,造成了很大的膨胀。放电时锂离子从晶格间脱出,又形成成了很大的间隙;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材料:硅烷40‑60份;聚乙烯醇40‑60份;导电剂3‑5份;粘合剂10‑15份;与核桃结构的硅碳材料相比,包覆结构的硅碳材料中含有较多含量的硅,大大提高了嵌锂空间;硅颗粒膨胀粉碎的现象也会减少很多。纳米硅通过二氧化硅包覆后与聚乙烯醇共热生成碳硅复合材料壳膜,有效缓解复合材料的结构变化,提高锂电池循环寿命。

我浏览过的专利

专利服务由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