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首页专利查询专利详情

*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仅供参考,实际以国家知识产权局展示为准

一种苯并咪唑并苯并异喹啉酮类汞离子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发明专利无效专利
  • 申请号:
    CN201610537680.X
  • IPC分类号:C07D471/08;C09K11/06;G01N21/64
  • 申请日期:
    2016-07-11
  • 申请人:
    济南大学
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一种苯并咪唑并苯并异喹啉酮类汞离子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申请号CN201610537680.X申请日期2016-07-11
法律状态权利终止申报国家暂无
公开/公告日2016-12-28公开/公告号CN106256829A
优先权暂无优先权号暂无
主分类号C07D471/08IPC分类号C;0;7;D;4;7;1;/;0;8;;;C;0;9;K;1;1;/;0;6;;;G;0;1;N;2;1;/;6;4查看分类表>
申请人济南大学申请人地址
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权利人济南大学当前权利人济南大学
发明人田忠贞;钟志敏;李冬梅
代理机构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代理人李茜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型汞离子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以1,8‑萘酐、3,4‑二氨基苯甲酸、正丁胺和劳森试剂为原料制备的一种基于苯并咪唑并苯并异喹啉酮‑11羧酸衍生物的新型汞离子检测探针。该荧光探针具有合成简便,反应条件温和,易于纯化和光学性能稳定等优点。本发明的荧光探针分子可以在HEPES(pH=7.4)和乙腈混合溶液(体积比为3:7)介质通过与汞离子的特异性反应,使荧光探针分子中的C=S双键转变为C=O双键,产生强蓝绿色荧光(荧光增强39.6倍),其荧光强度与汞离子的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同时表现出对汞离子的高度选择性,不受其他金属阳离子的干扰。该荧光探针分子很适合在水环境体系中的应用,在生物医药化学、环境科学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专利服务由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