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首页专利查询专利详情

*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仅供参考,实际以国家知识产权局展示为准

一种通过控制pH值来制备片状羟基磷酸铜电极材料的方法

发明专利有效专利
  • 申请号:
    CN201710908559.8
  • IPC分类号:H01M4/60;H01M10/054
  • 申请日期:
    2017-09-29
  • 申请人:
    陕西科技大学
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一种通过控制pH值来制备片状羟基磷酸铜电极材料的方法
申请号CN201710908559.8申请日期2017-09-29
法律状态授权申报国家中国
公开/公告日2018-02-16公开/公告号CN107706419A
优先权暂无优先权号暂无
主分类号H01M4/60IPC分类号H;0;1;M;4;/;6;0;;;H;0;1;M;1;0;/;0;5;4查看分类表>
申请人陕西科技大学申请人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大学园区陕西科技大学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权利人陕西科技大学当前权利人陕西科技大学
发明人曹丽云;党欢;黄剑锋;程娅伊;李嘉胤;吴建鹏;徐培光;郭玲
代理机构西安西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代理人刘华
摘要
一种通过控制pH值来制备片状羟基磷酸铜电极材料的方法,包括:将0.5~1mg/mL的氯化铜水溶液的pH调节为1~3;在搅拌状态下,按氯化铜、可溶性磷酸盐质量比6:3~5,向调节过pH的氯化铜溶液中缓慢滴加浓度为0.2~0.4mg/mL的磷酸盐水溶液;进行超声波震荡处理,完成后进行水热反应,水热反应温度160~180℃,水热反应时间6~10h,洗涤,分离、收集产物;完全冻结,冷冻干燥,得到纯相的羟基磷酸铜。本发明通过超声辅助水热法制备纯相的羟基磷酸铜,所用原料环境友好、成本低廉,且工艺周期较短,通过超声预处理得到了尺寸500nm左右的片状羟基磷酸铜,表现出较高的首圈放电容量。

我浏览过的专利

专利服务由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