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首页专利查询专利详情

*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仅供参考,实际以国家知识产权局展示为准

利用频振式杀虫灯和诱集植物防治黄野螟的方法

发明专利无效专利
  • 申请号:
    CN201310392075.4
  • IPC分类号:A01M1/04;A01M1/02;A01M1/22;A01G1/00
  • 申请日期:
    2013-09-02
  • 申请人: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化州市绿色生命有限公司
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利用频振式杀虫灯和诱集植物防治黄野螟的方法
申请号CN201310392075.4申请日期2013-09-02
法律状态权利终止申报国家中国
公开/公告日2013-12-11公开/公告号CN103430925A
优先权暂无优先权号暂无
主分类号A01M1/04IPC分类号A;0;1;M;1;/;0;4;;;A;0;1;M;1;/;0;2;;;A;0;1;M;1;/;2;2;;;A;0;1;G;1;/;0;0查看分类表>
申请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化州市绿色生命有限公司申请人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马连洼北路151号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权利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化州市绿色生命有限公司当前权利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化州市绿色生命有限公司
发明人乔海莉;陈君;徐常青;徐荣;李向明;赵醒寰;覃蓉敏;张国斌
代理机构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代理人程伟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檀香或假蒿等诱集植物在防治黄野螟上的用途,属于植物害虫生物物理防治方法领域。本发明还公开了利用频振式杀虫灯和诱集植物防治黄野螟的方法,即在白木香林中种植诱集植物;然后在黄野螟成虫羽化期,在开花的诱集植物上方或旁边空旷位置悬挂频振式杀虫灯,天黑开灯,天亮关灯。本发明对黄野螟的杀虫效果好,每盏灯每天杀虫可达上千头,为高效防治黄野螟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其次,本发明是在黄野螟成虫羽化期诱杀成虫,尤其是孕卵雌虫,可降低落卵率,从而有效地降低下代黄野螟的虫口密度和基数;此外,本发明操作简便,成本低;本发明方法不用化学农药,既不存在环境污染,也避免了沉香药材的农药残留问题。

专利服务由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