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首页专利查询专利详情

*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仅供参考,实际以国家知识产权局展示为准

可视化裂缝网络驱油模型及其制作方法

发明专利无效专利
  • 申请号:
    CN201010612962.4
  • IPC分类号:E21B49/00;E21B43/16;E21B43/20
  • 申请日期:
    2010-12-30
  • 申请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可视化裂缝网络驱油模型及其制作方法
申请号CN201010612962.4申请日期2010-12-30
法律状态权利终止申报国家中国
公开/公告日2011-06-29公开/公告号CN102108860A
优先权暂无优先权号暂无
主分类号E21B49/00IPC分类号E;2;1;B;4;9;/;0;0;;;E;2;1;B;4;3;/;1;6;;;E;2;1;B;4;3;/;2;0查看分类表>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申请人地址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聊城路2号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权利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当前权利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发明人李阳;王端平;刘显太;周涌沂;隋淑玲;孙雷;潘毅;田同辉;徐耀东
代理机构暂无代理人暂无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视化裂缝网络驱油模型及其制作方法,其结构是由透明模板、万向支架和底座组成,其中透明模板是由包边框架、主模板、盖板和模拟井组成,主模板上有通过基质岩块拼装形成的裂缝网络沟槽,裂缝网络沟槽中填充有砂屑,盖板与主模板之间有嵌入的密封垫,包边框架将主模板与盖板的周边包封在一起,用普通阀门表示的模拟井设置在包边框架的上下两边和盖板的表面,模拟井通过螺纹管接头穿过包边框架的上下两边和盖板的表面与裂缝网络沟槽连接;万向支架是由U形架、立柱、左右转动组件和前后转动组件组成,立柱顶端通过左右转动组件与U形架下部中间连接,U形架上端通过前后转动组件与包边框架两侧中间连接;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可填补“无法开展裂缝网络和注采井网模式下可视化物理实验”的空白,而且具有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有效实用等特点,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我浏览过的专利

专利服务由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