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首页专利查询专利详情

*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仅供参考,实际以国家知识产权局展示为准

一种含铬镁砂的制备方法

发明专利无效专利
  • 申请号:
    CN201710956812.7
  • IPC分类号:C01F5/02;C04B35/66;C04B35/04;C04B35/626;C04B35/63
  • 申请日期:
    2017-10-13
  • 申请人:
    中南大学
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一种含铬镁砂的制备方法
申请号CN201710956812.7申请日期2017-10-13
法律状态权利终止申报国家中国
公开/公告日2018-01-16公开/公告号CN107585779A
优先权暂无优先权号暂无
主分类号C01F5/02IPC分类号C;0;1;F;5;/;0;2;;;C;0;4;B;3;5;/;6;6;;;C;0;4;B;3;5;/;0;4;;;C;0;4;B;3;5;/;6;2;6;;;C;0;4;B;3;5;/;6;3查看分类表>
申请人中南大学申请人地址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路932号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权利人中南大学当前权利人中南大学
发明人王超;徐徽;韩鹏程;钟志杰
代理机构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代理人魏娟;盛武生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含铬镁砂的制备方法,将碱液和含Cr3+离子溶液同步滴加至含氧化镁源的水溶液中,进行氧化镁源晶粒表面沉铬反应;反应完成后经固液分离,得到含铬镁砂前驱体;所述的前驱体先在900±50℃下进行一步煅烧,经压片后再在1600±50℃下进行二步煅烧,得到含铬镁砂。本发明人通过大量试验研究发现,在沉铬反应过程中,通过同步向含氧化镁源溶液中投加碱液和含Cr3+离子溶液,可出人意料地增大氢氧化铬以异相成核方式成核的几率,Cr3+离子和OH‑离子均匀地进入到氧化镁源表面晶粒的晶格中,避免了形成的氢氧化铬从氧化镁源表面脱落和分离,并且大大提升了氢氧化铬在前驱体中均匀分散性,进而得到性能优异的含铬镁砂(三氧化二铬和氧化镁的混合物)。

我浏览过的专利

专利服务由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公司提供